霜降时节
“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”,转眼即至霜降。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公历每年10月23日或24日,太阳抵达黄经210°为霜降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有云:“霜降,九月中。气肃而凝结为霜矣。”进入霜降之后,天气渐寒,草木凝霜,千里沃野,冰晶熠熠闪光,冬天离我们不远了。
霜降·三候
壹
一候·豺乃祭兽
豺狼开始四处巡捕猎物,
为过冬储备食物。
此刻豺狼会将捕捉来的猎物
先摆放好后再食用。
二候·草木黄落
天气转寒,
大地也感知深秋寒意,
草木枯黄,
树叶也纷纷开始掉落。
三候·蛰虫咸俯
“咸”是皆,
“俯”是低头,
蜇伏在洞中的虫儿、
不动不食,
垂下头蜷缩起来,
准备进入冬眠状态。
贰
霜降·习俗
吃柿子
草木枯黄,“霜降摘柿子,立冬打软枣。”霜冻了,正是柿子成熟的时候。柿子个大、肉鲜味美,皮薄汁甜,营养价值高,食用柿子,既能御寒保暖,又能改善消化、润肺生津,是很好的时令佳品。不过专家提醒,柿子含有大量鞣酸和果胶,不宜空腹食用,也不宜和螃蟹等海鲜一起食用。
赏菊花
古人有"霜降胜菊花"的说法,因此登山赏菊已成为初霜节的一项雅事。南朝梁吴均的《徐起解集》中就有这样的记载。“初霜时节,唯此草盛”,所以菊花被古人视为“待时之草”,成为生命力的象征。霜降时节,天高云淡,层林尽染,秋菊开的正艳,民间会举行菊花会,赏菊饮茶,以示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。
扫墓
古时候,霜降时节人们还要去扫墓。据《清通礼》中说:“岁寒食及霜降节,拜扫扩荃,届期素服诣墓,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;周服封树,剪除荆草,故称扫墓。”
如今,霜降扫墓的风俗已少见。但霜降时节的十月初一为“寒衣节”,在民间仍较为盛行,为逝去的亲人送御寒衣物,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悲悯之情,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,生活安康。
叁
霜降·卦象
霜降与寒露一样,在《易经》中对应卦象“剥卦”。
从卦象看,五个阴爻代表阴气的强盛,强盛的阴气将剥蚀上方弱阳,这便是剥卦的意涵。
霜降时节,植物渐渐失去生机,大地逐渐呈现萧索之象。这个卦象也提醒我们,应厚下安宅,顺应时势,不要盲目乱闯,需务实基础,审时度势,在沉寂蛰伏和提升内在中等待新的契机。
肆
霜降·养生
霜降时节,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,阴气逐渐旺盛。根据《黄帝内经》强调“天人合一”,即顺应自然界的变化,调整作息时间,早睡早起,以保证充足的睡眠,提高免疫力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防秋燥
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此时天气渐凉,秋燥明显,易出现口干、唇干、咽干、便秘、皮肤干燥等现象,燥易伤津。可以多吃一些养阴润燥、润肺生津的食物来缓解秋燥,如萝卜、梨、蜂蜜、橘子等。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吃辛辣、刺激、油腻的食物。
防秋寒
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,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,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“外御寒、内清热”。此时节,昼夜温差变化增大,应适时增加衣物,注意下肢、胃部、足部保暖,老人和孩子更要注意防寒哦。
防秋郁
晚秋时节,天气渐冷,草木枯黄,落叶落果,万物萧瑟,这是一年中情绪较易低落抑郁的时节。如果情绪低落,可以找点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,趁着秋高气爽,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,或者和朋友分享,疏解心情。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
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随着最后一片落叶归根,
随着最后一枚硕果收藏,
霜降人间,肃寂而纯净,
唯愿岁月安暖,
生活恬静安宁。